第十四章 再见百里止
沈玉寒的五弟,不就是西北王沈玉珏?此地离百里止所在的地区快马加鞭的话不过一日就可。
“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荒郊野外没有正规的医师,北郡是个繁华的地区,你的伤——”说到这里,沈玉寒停顿了一下,“谢谢你,十三。”
瑾十三摇了摇头,“我也没有大碍,你不用谢我。”
沈玉寒一笑:“我知道十三心中着急着百里将军,你现在这里养伤,我已发出信号,等过几天大部队到齐,我们便可以快马加鞭,一路直奔向百里将军的兵营了。”
瑾十三原本苍白的脸一红,却也不扭捏,点点头便躺下了。
几天下来,沈玉寒对瑾十三倒是寸步不离的照顾,她不止一次说过自己可以,但是沈玉寒对于喂药之类的琐事一定要亲历亲为。次数一多,瑾十三也懒得拒绝了。
或许是药好,或许是沈玉寒照顾的周到,三天后,瑾十三便感觉自己胸口处的伤痒痒的,似乎已经结痂了。而其余的大部队也已经到了北郡,一行人终于出发了。
这次行程的路上倒是没有再出意外,瑾十三跟随大部队进入百里止的军营时,便已经感觉到到处弥漫的肃杀气息。
校场两旁来来往往的士兵跑过,甚至操练的士兵,也在加紧练习。甚至有不少的俘虏被困在一个角落中哀嚎。沈玉寒带着瑾十三直奔向百里止的大营。
百里止带着众多的将领早已等候在大营外,看见沈玉寒举着手中的圣旨,黑压压的跪倒一片。
这是自百里止行军打仗之后,瑾十三第一次看见他。他还是自己记忆中的他,只是消瘦了一些,甚至长出了胡渣,这在以往,是绝对不会发生在百里止身上的。
但如今的他,却比起之前多了无数霸气,还是那样绝美的面貌,那种让人折服的气质更盛了。这样的百里止,即使是跪着的,也像是在俯视一切。
百里止起身之后,便看见跟在沈玉寒身边的瑾十三,眸中精光一闪,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将沈玉寒迎进军营,彼此先是寒暄了一番,沈玉寒又问了一下最近的战况,并说明自己此次代替皇帝御驾亲征而来。
百里止也是礼貌客气的将沈玉寒送进了特地为他准备的营帐,出去的时候,看见仍然立在一旁的瑾十三,一侧头,一挑眉:“怎么,小十三也想住在这里?”
瑾十三刚刚从看见百里止的惊喜中回过神来,乍听见百里止这样问,不由的脸也红了,“不——不是的,百里,——”
没等瑾十三把话说完,百里止便率先出了沈玉寒的营帐。瑾十三连忙跟上。倒是身后的沈玉寒摇头一笑,罢了,十三本就喜欢百里止,自己何苦吃味。
另一方百里止领着瑾十三回到了她自己的营帐,“我倒是不知道,小十三居然还喜欢这打仗的氛围,还是为着四皇子而来。”
瑾十三并没有反驳百里止的话:“百里,沈玉寒说,有人要害你。”
百里止没有应声,沉默了一会才又说道:“十三,你不该来。你既已经抽身而退,便不该再趟这趟浑水,如今怕是想退也退不出了。“
瑾十三执拗:“百里,当初你说你以为我会帮你,如今我就是想帮你,逆天我也会帮你。”
百里止定定的看了瑾十三一会儿:“十三,你记住,这场大战一旦参与,便没有退路,十三,希望日后,你不会怪我。”
瑾十三自然知道百里止为何如此说话,“百里,我知道你心有所属,我尊重你爱人的权利,但如果剥夺了我爱人的权利,岂不是太过残忍。”
这一次百里止是真的没有再说话了。他深深叹一口气,瑾十三,我给过你机会退出,如今,便只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了。
瑾十三看着百里止沉默的侧颜,一时只想着,萧婉怕是上辈子做了多少善事,方留住这一世百里止的心。
百里止番外——
百里止从出生起便是含着金汤匙的,他只依稀记得,小时候父亲一生只娶了母亲一人。父亲疼爱母亲是疼到骨头里的。那时百里止便想着,自己将来定要如父亲一般,一生一世一双人足以。
直到萧婉的出现。萧婉的母亲是萧家的当家主母,和自己的母亲关系也是极好的。那时年仅七岁的百里止从来不知道小娃娃会是这么可爱。
萧母说,萧婉从来不笑,只是小女娃看着面前的百里止,笑的欢快,就是在那时,小小的百里止心中有了想要保护的人。
只是百里止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劝父亲去帮助七王爷。因为一旦失败,那可是谋反的大罪。父亲带领大军出发时,母亲明明在偷偷的抹眼泪。
后来他才知道,父亲爱这个家,但比起天下苍生而言,小家又算得了什么。
后来当今圣上的手下混进七王爷府,当时叛乱的将领不过还剩下七王爷和父亲百里苏。
只是父亲不明白,当今圣上本就生性多疑,又怎会容当初谋反的人生存。于是父亲被召入京,后来以谋逆罪诛了百里家九族。
当时年仅八岁的百里止被家仆从西侯府带出,便被丢弃在路边。百里止不懂事,但确是在那时懂得了人情冷暖。
没有人把什么都没有的自己放在眼中,他尝试着找到当时的亲戚,却总是被像狗一样扫地出门,他永远都记得那段日子,每个人可恶的嘴脸。
他吃着别人丢弃的食物,有时饿极了,便会偷着吃,每次被逮到,总免不了一顿揍。那时的自己不过九岁,每天在胆战心惊中过日子,下雨下雪,他只能够自己抚慰满身的伤疤。
这种猪狗不如的日子一直过了两年。在他十岁的时候,食不果腹的生活折磨的他遍体鳞伤,虽然总有很多人看着他精致的面容施舍一些食物,但那种怜悯的眼神,让百里止觉得自己真是卑贱。
直到那个老乞丐的出现。老乞丐对年幼的百里止很好,每天为他乞食,虽然难吃,但对于当时的百里止而言便已经满足了。
中秋前夕,老乞丐为百里止带来了一块月饼,自己也带来了一提白酒,百里止不敢问他从哪里来的,只在角落中怯怯吃着月饼。那晚的老乞丐喝了很多,喝到最后开始拉着百里止的手不断的说着话,慢慢的,便变了质,他开始轻轻的抚摸百里止。
那时的他早已知道即使危险也不会有人保护自己。他忍住心中的恶心,任由老乞丐用肮脏的手抚摸他。慢慢的老乞丐的动作变得放肆起来,百里止始终记得,那带着恶臭的嘴不住的往自己的身上凑。
他想反抗,但老乞丐却钳制他的身体。百里止永远忘不了,自己是怎样抓起一旁的砖头,一下一下的砸向老乞丐的头部,鲜红的血液不断的向外涌,那时他的眼中只有红色。
老乞丐断气了,百里止的手上的动作却仍然机械的砸着,一下一下,他看着老乞丐的双眼震惊的凸出来,只觉得心中一片恶心,便趴在旁边将刚刚吃的月饼全数吐了出来,吐到最后,只剩下了干呕。
百里止不相信世界上有神,只是当那个一身白衣的人来到他的身边时,他真的以为自己看见了神仙。
来人是七王爷,七王爷说他一直找他,并问他时候愿意和他一同去云山。
百里止就这样成了七王爷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