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听闻山中有神仙

      太和剑山,耸立于东海西畔千万载,四周山脉连绵起伏,林野植被茂密,奇珍异兽藏于山中凡不得见。

      太和山山势奇高且陡峭,笔直如锋剑倒握,直指云霄,常年云雾缭绕,亦鹰不展翅。

      相传万年前,有不出世修士,在太和山山脚观峰数月,悟得一剑,一剑斩破头顶璀璨虚空,打开天门,跻身九天之上仙人之境,留下万道剑意,供后人观之悟剑破道。

      因仙人悟剑破道,眷恋世间人,举手间轻描淡写洒下的万道剑意,太和山也就成了太和剑山。

      也被后辈敬称,悟剑峰。

      太和脚下,有一深潭瀑布。水面碧绿,自上而下形成的水流瀑布,重越万斤,气势磅礴。

      潭池约莫三十三丈宽,泉水自潭向下流动,由潭池卸力,水流较缓,细分为小小支流,水道蜿蜒曲折,滋润着周围万物生机。

      晨露落罢,林间湿雾渐散,深潭水波之上白烟丝丝缕缕归于虚无。

      “昂——”

      一声低沉悠长地牛吟,从茂盛林木中响起,惊起潭边邻近飞鸟。

      林中小道缓缓走出一头少了一角地壮硕青牛,青牛背上倒坐一放牛少年郎,手持白藤鞭,轻轻挥舞。节奏与左右欢快摇摆地牛尾韵律同步,向着深潭悠然走来。

      一袭短青衫、麻绳编制地草鞋,乌黑明亮长发高高束起,木质发簪从中穿过,不显乡村粗鄙,倒是平添了一份书生意气之姿。

      此时,放牛郎肆意洒脱,双眼微眯,嘴角向上微勾,噙着笑,随着悠闲青牛的走动,摇头晃脑。

      “呐,牛二,你说这山上真的有那么多剑吗?”倒坐牛背地少年回头,轻轻呢喃着问了身下青牛一句。

      那壮硕青牛停下咀嚼,疑惑的回头望了少年一眼,旋即发出一声牛吟回应。

      “哞?”

      “嘿,传说,那位大名鼎鼎地神仙就是在咱这儿位列仙班的?”少年手指向上一指,只见剑峰峰顶白云缭绕。

      “昂——”

      少年来了兴致,将手中白藤一圈圈卷起,缚于腰上,转身拍了拍牛头,欢快地说道:“那咱们这是在神仙邻福的地方玩耍喽?你说咱们能不能沾点仙气?我能不能成为剑仙?就是那种……”

      少年说着,双手合十再分而竖掌刀,快速劈在牛头之上,配合着嘴里发出噼里啪啦地声音,犹如高手两人交战,金剑戈鸣,刀枪碰撞,惟妙惟肖。

      口技之天赋异禀。

      不过……那方才初显的书生气质,则彻底被少年接下来的疯言疯语给破功。

      那身下青牛不悦地停下脚步,晃荡着硕大缺一角的牛头,将那只说一句拍一下牛头的家伙双手甩落,长吟一声,鼻孔重重喷出一股热气。

      少年笑嘻嘻的收起手掌,轻抚牛背,安慰道:“牛二呐,待我成为名动天下地神仙,请你吃仙草好不好?”

      名叫牛二地青牛这才仿若听懂一般,满意的停止晃动牛首地动作,轻叫一声作答。这一人一牛严然将这无趣味,且充满臆想地对话配合的天衣无缝

      从牛背上跳下,在潭边站定,少年弯腰双手从潭中取一捧水,咕咚咕咚喝下,满意的抬头用手背抹了一下嘴角,咧嘴朝旁边的青牛点头示意。

      “喝,牛二,多喝点,这儿的水依然是这方圆百里最甘甜的。”

      少年话音落罢,不等牛首低下饮水,再次双手捧起一股清泉,伸长脖子将水凑到嘴边……

      待这一人一牛大饮特饮,喝水喝到过瘾,少年站在潭边盯着潭水开始发呆,

      那青牛——也跟着发呆。

      半刻钟过去,眼角余光瞥见身侧不远处传来的动静,少年好笑地看着旁边摇头晃脑甩尾等的颇为不耐的青牛,摆了摆手,笑骂道:“没耐心的家伙,你去找吃的吧,我午时寻你。”

      那头有名有姓的独角青牛前蹄刨了一下地面泥土,便迈开步缓缓转头向林中走去,步子里透着欢快。

      少年在深潭旁边一块无棱角的青石上盘膝坐下,闭上双目,嘴里念念有词。

      “三清造化,邪瘴不侵;六神丰盈,观影正身;九潋璧牧,化度为人。”

      语气稍微停顿一下,少年细长手指掐着江湖上普遍流传地剑决状,接着呢喃道:“明眼不念,魂归故里,一剑起,一剑……呃?”

      蓦然,少年气急败坏的跳将起来,破口大骂道:“驴草的道长骗子!他个牛腿的欺负我少年无知阿!啊!”

      这寥寥数句少年背诵的心决是从一个破落道长手里换来的,当时花费了单纯少年整整二两白银呐!先前不觉得这心决有什么问题,今时晨雾腾起,少年头脑清明,似有所悟。这才后知后觉,感到自己老老实实背了一年的口诀,也许是满口胡赳毫无用处地白话!

      怪不得这数月已过,体内一点异样感觉都没有。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呐!”少年愤愤地跳脚骂道。

      少年姓李名太易,九里村人。

      九里村满打满算人口不足两百户,地居太和剑山山脚五十多里一山坳处,村庄里人平常靠打猎种植为生。

      身处对外以“土地富饶,骑兵强盛”自称地武纪王朝,九里村实在是穷的难以和富饶沾上哪怕一星半点。

      一人独居十一年的李太易活的并不容易。弱冠之龄,六岁蒙童,在唯一能够相依靠的李太岁仙逝之后,李太易就成了村庄里的又一名孤苦无依地孤儿。

      好在那个生前有着蹩脚医术的村里唯一大夫,给年幼地他留下了两头牛犊子这笔不菲地家当。

      一头被李太易作弄起名牛大,另一头为牛二。

      靠着这两头缓缓跟随着少年长大变强壮的青牛,偶尔给出山进城的人拉拉货,耕耕地,勉强糊口。又有村里受过李太岁恩惠的村农帮忙接济,才磕磕绊绊成长起来。

      这种与世无争近乎静止的生活,在武纪六年打破。

      三个月前,这个近乎隐世的村落里来了个衣着破烂,却存有一股仙风道骨气质的老道士。

      老道自称无念道长,来自东方一名不经传的道观里,游历至此,意欲观一观这名满天下的剑山。

      当时那老道士说话文绉绉的,又尚存着一股高人气质,除了初见是被村里的人好奇,团团围观。

      这些年,村子里来的奇形怪状地人也有好几个,不过从来都是即沾即走,从来没怎么和九里村的农户打过什么交道,交集甚少。这次好不容易来个主动说话的,村农们满是好奇的聚集过来。

      走进之后上下打量见这道士也是一张嘴一个鼻子,和双沧桑的比村东老铁匠还浑浊的眸子时,顿时都没了兴致,下地作农活的做农活,该打猎的打猎,散了去。只有牛被借走了无聊至极的李太易和几个半大未有上私塾机会的孩子不舍离去,嚷嚷着让老道士讲村外世界里的故事。

      这个不大却俨然充满活力的村庄里,那些半大的孩子多半是未出过和丰县的。对他们稚嫩的思想来说,和丰县就已经很大了,根本不能想象出比和丰县还大的外面。

      李太易知道外面有多大,并不是说他去过,而是有这个概念,年幼时经李太岁之口得知,他在乎的是那些关于神仙剑仙仙师之类之类的…以己力破山河,行云走雾,降妖除魔,有大本领的人一直是李太易所向往的——

      于是,愿望似乎很快实现。衣着破烂却不然风尘地老道士就在他目瞪口呆下,从他怀里勾出二两攒了好久不离身地银子,轻轻颠了颠,不待李太易发作,便附耳传他一套心法,罢了有深意的看了看李太易,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契机明朗乾坤里,缘分,缘分呐!”

      说完兴致颇高的端起一碗村民孝敬地粗茶,一饮而尽,之后步伐缓慢径直穿过村庄,径直前往后山,眨眼间,那在李太易眼中蒙了一层纱,变的仙风道骨模样地神秘老道士,不见踪迹。

      因不满老道士就这么走了地孩子们,纷纷噘着嘴满脸委屈跑回家准备向找老娘告状,留下李太易呆立后,即刻转为满脸狂喜,以为遇到了书本中的老神仙……

      ……此时看来被骗地事实是无误了。

      坐在潭边,李太易气苦的撇了撇嘴,骂了一声死骗子,肚子在此时也颇为不争气的咕咕叫了一声,五脏庙愤怒了,得,此刻再也没有心情去修什么仙了。这世道里,填饱肚子才是实在的。

      日头未上三杆,郁葱茂盛地森林里铺洒着星星点点亮光,李太易找牛的空挡,顺手摘来几把红彤彤鲜艳艳地果子,顾不上擦拭,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满口香甜,既能填肚又能满足馋嘴,很快便满心欢喜的投入到食物的诱惑上,忘却了刚刚愤怒。

      这才是无忧无虑地少年…

      “昂~”一阵长而透露着喜悦的牛吟传来。

      李太易用衣袖抹了抹嘴角红色果汁,咧开嘴笑了起来。

      这憨货,牛鼻子比村中老黄狗的还灵!